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兰州理工大学附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领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5-06-03 17:43:06点击:作者:来源: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了创新方式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科普宣传,切实提升我校师生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处突技能,我校初一年级的120余名师生走进兰州市地震科普博物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领航”主题教育活动。

下午3时许,同学们整齐列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的门口,工作人员对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参观前向全体师生明确了入馆参观学习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在学生热切的期盼下,相关工作人员引导师生有序入馆,开始地震知识的探索之旅。讲解员首先介绍了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兰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防山洞内,于1988年创建,1989年正式向社会开放,内设地震知识壁画、甘肃地震、国外地震、文物史料、“5.12”地震、勇闯无人区、地震仪器、抗震设防等分馆。

QQ图片20250527085846(77)

在“地震探秘”展厅,逼真的地壳模型和动态演示屏生动展示了地震成因。

1

来到壁画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地震活动是既普遍又特殊的自然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次强烈地震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人身伤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地震灾害被称为“群害之首”。到目前为止,限于科技水平,人类还不能完全认识和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地震预报仍是全世界有待攻克的一项重大科学难题。讲解员勉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期待长大后成为相关方面的科学家,为人类破解难题做出贡献。

3

后续,讲解员用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生活化的语言,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地震知识记载,激励他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坚定文化自信;讲解员接下来分别讲解了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次生灾害(如滑坡、海啸、喷沙、地裂、塌陷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等知识,随着讲解的知识内容逐渐深入,越来越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尤其是对地震的预兆(如鸡飞狗跳、猫携子搬家、鱼跃出水面、牛羊不吃草、小动物出洞逃跑、井水冒泡等)比较感兴趣,与讲解员的积极互动,活跃了参观学习的氛围。

2

当讲解员为学生讲解了汶川大地震中的母爱的奇迹故事时,好多同学静静聆听,眼角泛起泪花,这是一次亲情教育和生命教育,虽然灾难无情,但人间有爱!

1

活动尾声,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都是满载而归,既学习了地震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紧急避险技能。我校后续还将继续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安全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


图片:韩丽、马仙、刘家源、胡亚军

文字:焦荣

初审:张成玺

终审:杨静


CopyRight © 2011-2021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2798号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邮编: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