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研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研训 > 正文

古道驼铃启新章 高铁飞驰话融合

——附中开展政史地跨学科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

2025-04-11 08:27:20点击:作者: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推动学科融合与课程综合化实施,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于2025年4月3日举办了《从驼铃到高铁—中国交通发展的千年跨越》中学政史地跨学科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活动以“交通发展”为主线,贯通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交流,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驼铃高铁映古今·跨科融智育新才

活动以李宝婷老师执教的《从驼铃到高铁》展示课拉开序幕。课程以五星坪交通改造视频导入,生动呈现交通发展的现实背景。李老师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近代铁路的兴起”“现代高铁的飞跃”三大板块,系统梳理我国交通发展的成就与特点。课堂中,学生通过展示手抄报、播放自制视频、朗读解说等方式,生动演绎不同时代的交通变迁;结合兰州交通现状的调研成果,分析区域发展与交通布局的关系。课程尾声,以“中国跨度、高度与速度”为关键词升华主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群策群力·共研共享

展示课后,李宝婷老师从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背景出发,深入剖析课程设计思路:以交通发展为主线,整合历史脉络、地理特征与思政价值,构建“知-情-行”一体化的学习路径。她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其信息整合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反思了跨学科资源整合的难点,提出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实践环节的衔接性。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集团校的教师代表围绕跨学科教学实践展开深度对话。与会教师高度评价展示课“以交通为轴,串联历史脉络与地理特征”的设计思路,认为其通过“时空对比”生动呈现了交通发展的历史纵深与时代价值。讨论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跨学科资源整合、学生活动创新及课程思政融入等议题提出建议。研讨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一致认为,跨学科教学需立足核心素养,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深耕赋能·擘画新章

本次教研活动贯通历史、地理与思政知识,构建“探究-展示-反思”学习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家国情怀。成果显著:一是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协作范例;二是通过校际资源共享,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探索出“知识贯通、能力进阶、价值引领”的育人新路径。

未来,集团校将持续深化跨学科教育: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课程共享。此次活动是教育创新的新起点,集团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深耕课程改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图文:李昊轩

审核:杨  静



CopyRight © 2011-2021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2798号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邮编: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