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生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灵和阳光的心态,才能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心理健康,2025年5月19日﹣5月23日,一年一度的"5·25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在兰州理工大学附中有序"开花",奇妙"绽放"。
“5·25”谐音“我爱我”,旨在提醒大家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学校“心润”心理辅导室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同学们探索心灵世界,拥抱阳光生活。让我们一同回顾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一、国旗下讲话——“5·25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每一位同学的心灵。四二班的毕锦妍同学站在国旗下,向全体师生讲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享了自我关爱的方法与意义,鼓励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拥抱每一天。真诚的话语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让大家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由毕锦妍同学郑重宣布“向阳而生,绽放精彩”心理健康活动周正式启动!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二、广播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校园广播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本周推出了多期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这些节目,我们旨在向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师生心中播下了积极向上的种子,鼓励大家学会自我关爱、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

三、校园治愈小诗——把诗意藏进校园里
繁忙匆匆的校园,需要一些诗意的装点,才会显得更青春与生机,把诗意藏在不经意的角落,给老师、同学们一个小惊喜!


四、爱自己的100种方式
现代人常因忙碌、压力或外界评价忽略自我关怀,导致焦虑、低自我价值感。 “爱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能提升幸福感、建立健康人际关系。通过100种具体行动唤醒对自我的关注,培养长期自我滋养的习惯。

五、恢复能量的100件小事
通过简单易行的小事帮助师生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减少日常压力源的影响;借助微小但积极的行动(如晒太阳、听音乐、整理房间),触发多巴胺分泌,改善低落情绪;鼓励人们在忙碌中主动关注自身需求,避免能量透支,建立可持续的生活节奏; 通过感官体验(闻咖啡香、触摸树叶)或创造性小事(画画、写日记),唤醒对当下的觉察,对抗麻木感。
能量恢复不是“彻底躺平”,而是通过可控的积极行为,逐步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六、黏土对话、泥塑我形
泥塑过程的本身即是治愈心理的过程,通过揉捏黏土可以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借助泥塑艺术的表达方式,有助于表达情感,调节情绪;完成作品的过程也是对自身产生思考,加深自我认识和认同的过程。


七、彩虹便签墙——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
能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从日常中发现积极元素,积累积极情绪,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


八、感恩树洞
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感恩的平台,让感恩之情得以公开分享,营造感恩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提升幸福感。

九、小狗集市
五年级的小同学制作了形色各异的可爱小狗,并写下对毕业班学长的美好祝福,九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可以来领养一只可爱小狗并抽取祝福卡片。通过祝福让毕业生感受到学弟学妹的尊重与感谢,肯定他们曾经的帮助或榜样作用。强化同学间、年级间的情感纽带,减少毕业分离的伤感,留下美好回忆。
每一位同学都非常认真的在制作小狗。

可爱小狗制作完成啦、美好的祝福也写好啦!

毕业班的哥哥姐姐们来领养小狗、抽取祝福啦!

十、寻人启事——我给自己点个赞,寻找每个发光的你
这是一块收集生命小美好的互动星图。每件小事,都是生命的大事记。不是完美才值得鼓掌,每一个【做到】都值得点赞!

此次“5·25”心理健康活动周圆满落幕,但关爱心理健康的脚步永不停歇。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好好爱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在青春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心灵之约。
图文:王姗姗
初审:焦荣
终审: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