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幼教天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幼教天地 > 正文

“幼”有准备,“衔”之有策

——附中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

2025-03-29 09:58:08点击:作者:来源: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重要转折期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孩子平稳过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做好幼小衔接不仅能够减轻孩子入学初期的压力,还能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效衔接,教研先行

在研讨过程中,小学教师根据现阶段一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交流了自己的经验以及感受,从反馈中我们了解到我园毕业的孩子适应能力较强,自信、阳光、大方、乐观、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教师大班组教师也将我园大班幼儿基本情况进行交流分享,经过双方教师的研讨及合理化建议。幼儿园本学期继续将从幼儿:行为习惯、生活技能、学习能力、时间观念以及劳动教育内容为重点,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相信通过联合教研的形式,更加扎实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

分析现状,制定策略

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是关键之一,因此我园大班教师则针对当前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与小学教师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双方一致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提升适应能力:

孩子进入小学后,面对的是更加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新环境的变化。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索兴趣尤为重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自主性

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帮助孩子养成守时、专注听讲、遵守规则等良好习惯。

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

生活技能的提升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还能减轻家长的负担。例如,教会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物品、收拾玩具等,融入简单的家务实践,增强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基础。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观念的建立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制定日程表、设定闹钟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价值,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引导社交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与更多的同龄人互动,因此社交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学会分享与合作,有助于他们在新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计划。同时,家长还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经过充分交流,参加研讨的教师达成共识: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阶段,教育的核心都在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过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从而全面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相信,通过幼儿园、小学及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开启一段充满希望的新旅程。让我们以一颗赏识之心,陪伴孩子茁壮成长!


撰稿:兰州理工大学幼儿园

审核:杨静



CopyRight © 2011-2021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2798号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邮编:730050